2010年基金会公益活动情况报告
作者:文案编辑 发布日期:2013-07-15 浏览次数:3576 来源: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
    在2010年3月举行的二届十次理事会上,根据理事长办公会议的提议,参加会议的14位理事以举手表决的形式,通过决议,资助以下公益活动:资助浙江大学、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百年敦煌文献整理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暨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理事会”15万元;资助国家图书馆“敦煌文献、考古、艺术综合研究——纪念向达教授诞辰11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5万元;资助敦煌研究院“庆贺饶宗颐先生95华诞活动”15万元;资助敦煌研究院“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研究文集”出版费用10万元;资助敦煌研究院“西藏萨迦寺壁画保护修复报告”出版经费15万元。
    在本会资助下,各有关单位顺利完成了有关资助项目,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
    (1)4月9日—13日,由我会资助的 “百年敦煌文献整理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在杭州市举行,来自中国、俄国、日本等国家的13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学术会议,就敦煌文献整理研究百年历程进行回顾与展望,浙江日报等数家报纸、国学网、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等十余家网络、《敦煌研究》、《敦煌学辑刊》等学术刊物都报道了此次学术会议。本次学术会梳理了敦煌文献百年研究的历史,围绕敦煌文献研究中的相关主题进行了精彩的研讨,为今后敦煌学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方法和新的视角,是国际敦煌学的一次重要会议。
    (2)2010年6月16日至17日,“敦煌文献、考古、艺术综合研究——纪念向达教授诞辰11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国家图书馆召开。此次研讨会由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敦煌研究院联合主办,,与会学者深切缅怀向先生的学术成就,特别是向先生开拓敦煌学研究的贡献,追忆向先生的人生历程和人格风貌。同时,通过召开此次学术研讨会,继承和发扬向达先生的学术思想,在敦煌学研究中,更有效地运用文献研究和石窟、考古调查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为中国敦煌学研究事业谱写新的篇章。这次学术会议是我会资助的又一个重要的敦煌学学术交流活动。
    (3)饶宗颐先生是一位贯通古今、融汇中西、兼精学艺的学术大师和艺术大家。在敦煌学研究方面,饶先生做出了许多开创性的贡献。为庆贺饶宗颐先生95华诞,推进敦煌学研究和国际学术交流,2010年8月8-11日,中央文史馆、敦煌研究院和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在莫高窟联合举办了“庆贺饶宗颐先生95华诞”系列活动,这次活动得到我会及“饶宗颐学术馆之友”等社会团体的资助。8月6日,温家宝总理在北京亲切接见了饶宗颐先生。8月8日下午“莫高余馥——饶宗颐敦煌书画特展”大型主题展览在敦煌研究院陈列中心拉开帷幕。此次展览共展出150余幅书画作品,是饶宗颐教授历年来创作的有关敦煌风格的绘画、白画、书法等艺术的一次全面展示。8月9日至11日,“庆贺饶宗颐先生95华诞敦煌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莫高窟举行。本次敦煌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共收到来自中国大陆、港、澳、台两岸三地和法国、日本、美国、韩国、澳大利亚等国专家学者的论文88篇,分属论饶宗颐、敦煌石窟考古、敦煌历史文献、敦煌历史地理、敦煌宗教、敦煌语言文学、敦煌文化与艺术、敦煌学史等九个专题。有62篇论文在大会上进行了报告、讨论,集中展示了敦煌学界的老中青三代学者在敦煌学研究的各个领域所取得的丰硕新成果。此次“庆贺饶宗颐先生95华诞”系列活动,经新华社、《光明日报》、香港《大公报》、香港《文汇报》、香港《明报》及《甘肃日报》、《甘肃电视台》等媒体报道后国内外引起很大反响。特别是饶先生以95岁高龄,白发丹心,不畏酷暑,长途跋涉亲临活动现场,300多香港同胞不辞辛苦,千里迢迢,风尘仆仆的奔赴沙漠腹地莫高窟,更是将整个活动推向高潮。而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也为后来在香港的筹款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在新一届理事会成立后的三届一次会议上,理事会通过决议,出资30万与敦煌研究院,在北京“炎黄艺术馆”共同举办“走近敦煌”艺术展览,作为配合中国民生银行发起的为保护敦煌石窟募捐的公益宣传活动,后来又根据理事长办公会议追加30.5万元,用于展览图录的出版。9月28日“走近敦煌”大型艺术展在炎黄艺术馆隆重开幕,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有关方面的负责人到会表示祝贺。观看展览的人数创了该艺术馆开展以来的新高。为了配合展览,我会还邀请敦煌学专家举办8场“走近敦煌专题讲座”,总计有近三千位听众倾听了专题讲座。基金会希望通过举办此次展览,宣传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吸引全社会对文化遗产的关注和热爱,倡导全社会保护文化遗产和重塑文化自信,开创社会重视文化和精神的时代风气。开幕当天,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新社等80余家主流媒体对展览开幕式进行了报道,民生银行还在机场、地铁、公交等场合广为宣传。此次展所倡导的守护敦煌、保护中华文化遗产活动,得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为募捐活动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5)中国家用纺织品协会(以下简称中国家纺协会)近两年来积极倡导把民族的、文化特色的家纺元素融合在现代的家纺设计中,形成个性化鲜明的中国风格。敦煌石窟中大量精美的纹饰图案风格,无疑会为家用纺织品提供更为丰富的纹饰和创意资源,也引起了中国家纺协会的高度关注。2010年8月24日--26日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主办,中国国际贸促会纺织行业分会、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法兰克福展览(香港)有限公司承办的2010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及辅料博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在博览会专门开辟的非物质文化展区,我会与中国家纺协会共同举办了主题为“中国新纹饰 从敦煌飞天”的敦煌纹饰展,展出精美的敦煌石窟装饰图片和敦煌研究院艺术家敦煌纹饰摹本的复制品,以及部分设计师以敦煌纹饰为素材重新诠释的现代设计作品的实物展示。此次展览的目的在于向社会各界展示敦煌石窟精美多彩的图案,以期使更多的人们了解敦煌图案,并探讨其在家用纺织品领域借鉴、继承和发扬的可能性,将敦煌图案艺术的研究与产业化发展结合起来,为现代生活服务,同时也期待更多的人们关心敦煌石窟的保护研究工作,为人类的敦煌、世界的敦煌献出一份爱心。展览吸引了众多参展商、设计师和观众。展览期间,《家饰》杂志和颐家家居网作为全程媒体支持,现场访谈十余位国内顶尖的设计师及家纺企业负责人,共同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实应用与产品发展问题,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先生专门观看了敦煌纹饰展览并给予高度评价,《中国服装报》、《中国建筑装饰装修》、《家饰》等报刊,中国家纺网、中华纺织网、全球家纺网、颐家家居网、网易等20家网络报道了此次展览,成为这次家纺博览会的一大亮点。
    (6) 敦煌研究院近年来开展的敦煌壁画数字化档案项目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得到了“香港敦煌之友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根据我会与“香港敦煌之友”、敦煌研究院的三方协议,以及敦煌研究院有关计划,在 2010年12月20日举行的理事会上,通过敦煌研究院提出的《敦煌莫高窟第3窟、第57、第220窟高解析度数字图像档案》项目申请,资助经费40万元,由基金会分期拨付。目前敦煌研究院已完成三个洞窟的拍摄和莫高窟第3窟图像的拼接,近期将向我会及香港方面提供有关报告。
    (7) 2010年1至3月,基金会将收到的22位“敦煌奖学金”申请材料分送有关专家评审。3月28日在理事长办公会议和专家委员会联席会议上,专家委员会根据专家评审意见进行审议,并就奖学金授奖人及授奖等次向理事会提出建议。3月29日,理事会听取了荣新江副理事长关于2009年“敦煌奖学金”申报及专家委员会审查情况的介绍。经参加理事会的14位理事以举手表决的方式,全票通过,授予北京大学历史系在读博士研究生赵大莹等12位同学2009年度“敦煌奖学金”,其中一等奖5人,二等奖7人。4月10日我会在浙江大学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获奖研究生代表赵大莹在获奖感言中感谢基金会给予的机会,感谢专家学者的鼓励,并表示将不辜负这份荣誉和期望,会以谦虚勤勉的态度继续学习,争取做出更多的成绩。
   (8)和敦煌研究院联合举办了“文化遗产? 在我身边”知识竞赛。为提高公众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营造文化遗产事业科学发展的良好氛围。在第五个“文化遗产日”来临之际,我会与敦煌研究院联合举办“文化遗产 在我身边——敦煌文化知识有奖竞赛”,并在《光明日报》(2010年6月2日)和敦煌研究院网站刊登竞赛试题。本次竞赛活动在有效答题时间内,共收到北京市、辽宁省、上海市、甘肃省等25个省市13741份答题卡,其中,有8065份答题卡符合抽奖标准,参加了抽奖。2010年8月27日,敦煌研究院、中国敦煌石窟保护基金会举行了“文化遗产 在我身边——敦煌文化知识有奖竞赛”抽奖仪式,抽奖产生一等奖20名、二等奖40名、三等奖100名。敦煌市公证处公证员张彩花、邸元儒现场公证。这次知识竞赛面向全国,参加答卷者人数多、范围广,对宣传文化遗产知识、弘扬敦煌历史文化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除了上述有影响的公益活动外,由我会资助的、反映莫高窟北区考古研究成果的《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研究文集》已完成清样的校对工作,正在印刷出版当中;由我会资助出版、敦煌研究院编辑,反映古代壁保护修复最新成果的《西藏萨迦寺壁画保护修复报告》也在编辑出版当中。